成功案例inbanner/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 > 成功案例 Successful Cases > 成功案例 Successful Cases
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院气力式生活垃圾及污衣被服收集系统项目
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院气力式生活垃圾及污衣被服收集系统项目
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院气力式生活垃圾及污衣被服收集系统项目

详情简介

吉华医院(原市肿瘤医院),是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直属附属医院,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,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香港中文大学三方合作举办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负责运营。

据悉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学院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项目,而作为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学院筹建进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——吉华医院的建设,不仅将有效缓解所在片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状况,补齐原特区外医疗短板,还将进一步提高深圳市医学教育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,助力深圳市打造医疗高地,因而备受瞩目。


医院概况


作为一家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保健及康复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吉华医院在规划之初便承载着推动深圳医疗事业发展的期望。


▲ 吉华医院沿吉华路效果图


吉华医院建设规模宏大,占地面积达9.21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59万平方米,规划床位3000张,总建设投资超过51亿元。医院的建设内容包括危急重症和创伤医学中心、住院楼、妇儿中心、门诊中心、转化医学中心、城市客厅和教学科研行政楼等,以支撑医院的运营和发展。


▲ 吉华医院主要建设内容示意图


在设计规划方面,吉华医院在“以人为本”核心设计理念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基于大型共享医技平台的专病中心组合医疗模式”,设计涵盖超大型医院的医疗规划、超大型医院的复杂交通规划、复杂用地条件的利用等内容,致力于打造“绿色医院综合体”,为患者提供全面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

▲ 吉华医院动线示意图


此外,吉华医院的技术与设备也同样先进。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设置诊疗科目,规划建设多个重点学科,如临床肿瘤与精准医疗中心、脑神经血管中心、微创外科中心、消化系统中心、生殖医学与胎儿医学中心、康复医学中心、糖尿病及内分泌中心、全科医学中心等,这些学科将推动医院在医疗、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全面发展。


注:以上图片来源为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医学院官网。( 原文链接 https://med.cuhk.edu.cn/article/707  )


项目介绍


“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医疗服务”是吉华医院的核心设计理念,而建设“超大型医院智慧化医疗流程”是其中备受瞩目的设计亮点之一。

机科低碳此次承建的垃圾收集系统及污衣被服收集系统,应用了多种高端设备及前沿技术,拟为吉华医院设置87个室内被服投放口和95个垃圾室内外投放站,实现对院内生活垃圾、污衣被服等污物的全封闭、压缩化、集装化收运。

两系统建成后,将减少院内员工重复劳动,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与患者满意度,在切实帮助医院管控成本、提升服务质量、优化服务效率的同时,助力吉华医院各智能化平台的搭建。


系统动力与载荷的匹配设计

▲ 参数化模型示意图


系统输送垃圾、污衣被服的动力来自风机,风机的使用能耗决定了系统的运营成本。项目设计时,应用了机科低碳在气力输送系统中的参数化模型及数据库,优化工艺管道设计,并选择与之载荷匹配的风机参数,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条件下,最大程度降低风机能耗,为医院节约成本


系统数据监测设计


系统兼具压力监测、流量监测及专家决策的三重功能,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的压力、流量等关键数据,还能根据数据分析的情况,为医院提供决策及判断的依据,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。


系统信息化综合管理设计

▲ 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示意图


垃圾收集系统、污衣被服收集系统均采用管控一体化应用平台,该平台可实现对回收投放口、回收输送管道、中央控制站等设施所产生的生产数据的监控和管理分析,使医院的管理更为精细化。此外,物联网控制中心能够实现对系统的统筹科学运营、统一运行管理,从而取得“现场无人职守,站内少人值班”的效果。


吉华医院作为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直属附属医院,由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、设计、运营和管理。项目建成后,将更好地服务周边市民,极大缓解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问题,而机科低碳也将持续深耕智慧医疗领域,为推动建成更多的现代化绿色智慧医院贡献力量,展现央企在国家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。

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

请升级您的浏览器: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: Firefox / Chrome / 360极速浏览器

回顶部